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
通讯员 钟泽宇
【资料图】
湖北十堰市一男婴果果(化名)一出生,就像螃蟹一样不停吐泡泡,医生高度怀疑消化道畸形,完善检查后,发现竟是食管闭锁,合并食管气管瘘。十堰市太和医院小儿外科及时手术,在胸腔镜下为果果成功“解锁”。
今年2月15日,果果在太和医院剖宫产降生。当天下午,在喂水过程中,过过出现明显呛咳,甚至窒息情况。产科医护人员迅速清理呼吸道异物,并将果果转入NICU病房。在复苏治疗过程中,医生发现果果像螃蟹一样不停吐泡泡,高度怀疑消化道畸形。
经小儿外科会诊,在完善相关造影检查后,果果确诊为食管闭锁,且合并有食管气管瘘,病情危重。
十堰市太和医院小儿外科负责人倪志福介绍,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严重的先天畸形,新生儿中发生率为2.44/10000,常伴发其他系统畸形。果果属于先天性食管闭锁伴食管气管瘘,即Ⅲb型。其食管上半段是“死胡同”,完全锁死;下半段则与气管相通,呼吸时空气进入消化道,造成腹胀,挤压胸腔,影响呼吸,同时胃液不断返流入肺,引发严重的肺部化学性损伤,容易并发感染,导致呼吸衰竭。像果果这种情况,若不及时处理,多数患儿会很快夭折,而根治的方式只有尽早手术。
食管闭锁往往选择开胸治疗,手术速度相对稍快,但对患儿的创伤大,术后患儿伤口不美观,且易发生胸廓畸形。针对果果的病情,经多科会诊后,患儿家属同意,决定在胸腔镜下实施微创手术。
倪志福介绍,胸腔镜下微创手术对患儿的创伤小,但新生儿耐受性差,手术挑战性高。手术时,患儿出生不到一周,胸腔空间狭小,组织脆嫰,操作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副损伤,要求手术医生腔镜技术精湛,操作精细。
2月22日,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应急预案后,倪志福带领小儿外科团队,在麻醉科主任医师罗向红及NICU主治医师姚远的配合下,为患儿果果实施胸腔镜下食管闭锁修复术及食管气管瘘修补术。历时2个多小时,为果果成功“解锁”,且术中无任何出血。
手术对麻醉师也提出了挑战。“患儿出生仅2.4公斤,术中需要严密监测患儿呼吸、循环等指标,气管插管、麻醉用药需格外精细,否则,后果是灾难性的。”麻醉科主任医师罗向红说,手术开始10分钟,患儿一度出现呼吸循环不稳的情况,但经及时处置得到纠正。
术后,果果转至NICU进一步治疗。经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,果果闯过了呼吸循环、感染、营养、吻合口修复等关卡。后转入小儿外科普通病房,目前,果果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,于3月21日出院,术后密切随访观察。
倪志福提醒家长注意,在产前,仅有少部分食管闭锁可以通过超声和磁共振手段发现。宝宝出生后,少量的吐奶是正常现象,但如果总是大口吐奶,不能进食,甚至吐的奶从鼻子往外冒,嘴巴还吐沫,就可能患有先天性食管闭锁,建议及时送医诊断治疗。
据了解,太和医院小儿外科开设有新生儿外科亚专科,主要对新生儿结构畸形展开治疗,如食管闭锁、食管气管瘘、肛门闭锁、肠旋转不良、先天性巨结肠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、脐膨出、腹裂、先天性膈疝、畸胎瘤、淋巴管瘤等。
(通讯员供图)
(来源:极目新闻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24小时报料热线027-86777777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