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环球速看料】友邦人寿:企业的内功关系到数字化的价值变现|特别策划

时间:2022-11-19 18:43:48       来源:腾讯网

近几年,数字化转型大潮汹涌而来,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数字技术加速向各个行业渗透。在增长乏力、急需转型的保险行业,企业更是纷纷投身于数字化建设,试图为业务增长架起新的支点。但结果是,不少企业的数字化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是技术或工具的堆叠,而是应该回归到业务本身,以创造业务价值为最终的目的。”友邦人寿CTO刘立民认为。2021年,友邦保险多项财务指标表现亮眼,其中友邦人寿实现了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逆势增长,成为友邦保险新业务价值最大贡献者,数字化转型的助力功不可没。

那么,走到数字化中局,企业要如何通过数字化为业务增长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?近日,在接受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中文版专访时,刘立民详细阐述了友邦人寿以增长为目标的数字化实践。

友邦人寿CTO 刘立民

体系化运营创造看得见的价值

数字化转型要为业务增长创造价值,需要通过有效的运营来实现。

“近几年大多数企业都在做数字化建设,很多头部企业已经完成了数字化基建的部署,现在其实要建立的是一套数字化的应用和运营能力,因为同样的武器在不同的人手中能够达到完全不同的效果。”在刘立民看来,数字化运营考验的其实是企业的内功,当企业都完成了数字化基建的建设,有效使用数据就是拉开差距的关键,也是企业实现数字化变现的必经之路。

为此,友邦将“提高对数据和AI的应用能力”作为数字化运营阶段的新目标。“使用好我们手中的工具,让它产生真正的业务价值是我们未来主要的方向。”刘立民列了一组数据,比如在运营流程方面,AI辅助占比要达到35%左右;大数据分析型的创新项目要达到20%以上。

在这个新目标之下,数字化运营已经为友邦带来了一些显著的成效。比如,传统的呼叫中心都是依靠人工坐席,“现在使用AI机器人以后,几乎90%的续保业务都是靠AI机器人来进行的,只有10%相对比较复杂的情形才由人工坐席跟进。”刘立民称,“这种方式非常有效地控制了人手,节省了公司的成本,同时服务质量还有所提升,因为以前只能靠有限的人力达到40%左右的回访率,现在通过AI机器人能够达到100%的回访。”

更为典型的例子则与保险行业一年一度的“开门红”活动有关。对保险企业来说,“开门红”是一年中最关键的时间点,但对传统的数据中心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。“用传统管理数据中心的模式,不仅成本高,而且运营效率很低,无法灵活适应不同的情况”。按照刘立民的介绍,以往的经验是,技术团队会采购性能强大的服务器放在数据中心内,但大多时间,这些机器所支撑的订单量可能只有高峰时的1/10,由此造成了巨大的成本浪费。

现在,系统上云则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。友邦通过将数十个核心系统部署在云上,可以根据业务拓展的节奏进行快速灵活的部署,提前购买充足的数字资源来应对可预见的业务高峰,这种模式无疑更加符合当前及未来的业务需求。

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。比如,在营销环节,利用数据洞察来支持营销员更精细化地运营客户,让营销人员得以在日新月异的市场中对于客户需求了如指掌,并能够更敏捷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以及专业化、有温度的服务;在销售环节,疫情期间利用数字化工具解决“非接触”的情况下如何签约的问题,实现“空中签名”,扩大了接触客户的可能性和销售的范围;在人员培训中,通过交互式的智能化系统,让主管人员可以对营销员的整个培训过程进行“切片式”分析,及时发现问题所在,让培训更加高效,等等。

这种系统性的数字化运营管理,不同于传统思维下的运营方式,并非聚焦于解决点状问题,而是通过体系化的设计,厘清企业价值链全流程中的智能化应用场景,全面提升经营管理的精细化、智能化程度,不仅为友邦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,也正在为其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。

数字化转型要以业务增长为目标

让数字化创造看得见的价值,其实回答了所有企业在数字化建设中都会面临的首要问题:数字化意味着什么?友邦的答案是,数字化要对公司的业务增长发挥作用。这也是友邦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。

“从电子表单到流程数字化,再到平台数字化,无论是哪种形式,最终都要让数字化产生业务价值。”在刘立民看来,“开始数字化之前,首先要基于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做SWOT分析,根据市场定位找到自己的业务方向,再看未来的数字化建设怎么去满足业务的需求。”这种清晰的数字化思路是数字化转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。如果思路不清晰,任何后续举措可能都会出问题。

对友邦来说,这套思路就是TDA (Tech-nology,Digital,Analytics)战略。基于TDA战略,现在的友邦不仅将所有的工作都变成线上化、自动化,以此大幅度提升了运营和服务效率,还搭建了属于自己的数据中台,推动数十个业务系统从传统数据中心迁移上云,目标是到2023年底实现85%的云采用率。

当然,这些举措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业务层面释放更多的价值,而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。

刘立民以数据中台为例。如今很多企业痴迷于数据中台的建设,但其实并未完全想清楚中台的作用,在大规模投入之后可能收效甚微。“由于数字化初期顶层设计的不足,很多企业内部都存在一些孤岛式的数据系统,相互之间无法进行数据共享。”刘立民称,“建立数据中台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打通这些数据孤岛,形成一个综合的数据池,让数据能够更好地赋能业务,从而产生更多的价值。”

系统上云同样瞄准的是为业务增长赋能。“我们在上云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是,上云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什么样的适合上,什么样的不适合上,不要为了上云而上云。有些系统上云后的投入产出比不是很高,这样就不适合;上云是为了更好地降本增效,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。”刘立民表示。

好的伙伴能为数字化带来长久的助力

对不少企业来说,无论是初期的数字化建设,还是数字化中局的运营能力提升,都无法靠自身的力量来独立完成,选择合适的伙伴至关重要。

“好的商业伙伴一定是伴你成长的,相互促进一起前行,因为好的伙伴跟你长久在一起以后,就会真正了解到你的真实需求是什么,你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。”刘立民称,“商业伙伴的相互扶持,实际上无论从技术、能力、人才方面都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,使你能够跟他一起长久地往下走。”

在刘立民看来,这也是很多企业培养自身的技术能力,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有效方式。对友邦来说,Kyndryl勤达睿则正是这样的伙伴。“行业经验的数字化其实是很困难的一部分,需要企业内外部的力量一起长时间地合作,然后才能做到。勤达睿依靠对行业的认知和丰富的经验,突破传统的机房服务,努力帮助友邦将业务扩展到云端。”刘立民表示,勤达睿的“伙伴式共创”模式将会在友邦下一阶段的数字化进程持续提供支持。

当然,对企业来说,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,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快速失败。“如果大象都开始跳舞的话,那么其它企业就一定要早早进入竞争圈,建立好自己的基础能力,而且需要进行很多次快速的迭代。”刘立民解释称,“在迭代的过程中,如果失败了,你就快点失败,不要在损失很大的时候再失败;如果成功的话,就会快速产生业务价值,这样经过多轮迭代就会形成比较强大的竞争力。”

这些是友邦在数字化探索中总结出来的经验。当企业走到数字化中局,关注的重点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,而要从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角度,学会充分调动内部与外部的一切力量,来强化自身的数字化运营能力,让精细化的运营为业绩增长赋能,最终助力企业成为数字化中场战事上的赢家。

关键词: 友邦人寿企业的内功关系到数字化的价值变现|特别策划